目录

说给2023的话--2023年人力资源圈里的大事记

hackchao热点2024-04-11900
2023年还有三天余额,转瞬大家就要迎接新一年的来临。回顾过往,真的发生了很多事,做了很多工作,学到也得到很多。相信31号晚上,HR朋友们一定会发个朋友圈,总结今年,展望来年,顺便送上对自己和对圈友们的祝福。【白话】必须时刻和大家保持一致,最后一个工作日,笔者用8个2023年的大事讨个吉利数来做个收尾。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

2023年还有三天余额,转瞬大家就要迎接新一年的来临。回顾过往,真的发生了很多事,做了很多工作,学到也得到很多。相信31号晚上,HR朋友们一定会发个朋友圈,总结今年,展望来年,顺便送上对自己和对圈友们的祝福。【白话】必须时刻和大家保持一致,最后一个工作日,笔者用8个2023年的大事讨个吉利数来做个收尾。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临近年底,圈里出现了今年的一个重磅炸弹,重到什么程度,炸到什么地步?【白话】不仅身体力行,向最高法输送了10000多字的修改建议,还以史上最长篇幅(长达7篇)的连载深度剖析了我们的理解和不理解,关注【白话】的粉丝们猜出来了吧,它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征求意见稿)》。

司法解释(二)针对一些地方各异的裁判口径进行了统一,例如,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后果,即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可能性的认定;员工放弃缴纳社保后又因《劳动合同法》38条提出辞职,经济补偿金的诉求是否获得支持;被认定违法解雇后工资的补发标准;混同用工各方主体的责任承担……但也有一些内容堪称是对《劳动合同法》的颠覆,例如,超龄人员的用工关系及用人单位的责任;转包或分包后承包人承担用人单位多方位责任,以及让笔者后背发凉的劳动合同签订次数累计问题等。当然,诸多条款中也有对企业非常友好的规定,例如在职期间竞业限制义务的确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违约责任范围、落户和住房等特殊待遇享受后的服务期与违约责任等。

虽然司法解释常用于劳动争议的处理,但事实上对HR和企业的管理影响很大。往大了讲,影响劳动争议案件结果的走向,往小了讲,它会帮助我们了解管理流程中哪些行为能做,哪些则存在风险,而风险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等等,不容小觑。

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及三份书面协议范本发布,重塑不完全劳动关系下三类企业的关系。

2023年2月21日,人社部办公厅印发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合同和书面协议订立指引》(简称“指引”)及三份法律文本,展示了监管层对新就业形态支持和规范发展的总体态度,对于平台企业、平台合作企业与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开展相关业务中的角色、权利与义务予以明确。

尤其是平台企业可以直接建立的用工关系、不完全劳动关系构建的真正主体、众包模式的边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可以提供服务的范围等具有重要规范意义。

但截至2023年即将结束,笔者发现,貌似在指引提及的各民事主体合作类型中似乎又“发育”出第四种方式,便是让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者平台合作企业以外包服务的方式完成全部应当由平台企业承担的责任,看来《指引》的效力还是不够强制,明年可以继续关注看看。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对平台用工指导再加码。

新就业形态的指导性大事件继续发力,4月24日,人社部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典型案例(以下简称《典型案例》),这也是最高法发布的第三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而本次发布的6个案例全部是针对平台企业与从业人员用工关系认定的分析与解释,也被称之为“平台用工指导案例”。

发布此次典型案例的单位为人社部和最高法,可以从中看出国家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与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加强灵活就业的力度。6个案例依旧围绕着劳动关系的认定原则、真假外包与被个体户的规范等问题,通过实案及裁判口径的说明,为三类企业的用工布局、管理模式、相互之间就人的权利义务边界,以及扮演的角色等给予了更直接、更清晰的指导与引导。

四、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个人所得税相关减免办法系列措施发布,具有税筹能力的薪酬管理人员该涨薪了。

2023年8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延续实施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有关政策的公告》、《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关于延续实施外籍个人有关津补贴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以及《关于延续实施远洋船员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等四个有关个人所得税减免的措施,且这些措施将持续执行到2027年底。

从这些措施中不难看出,个人多元化收入设计和薪酬结构设定、长效激励、奖金的发放等薪酬工作,以及充分利用用工形式的差异实现收入的合理税筹将成为HR之后的工作重点。

五、《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发布,重整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产品结构。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 50 号)2023年6月29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8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对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本质、真派遣假外包的界定、经营所得的真相等问题的规定不仅会对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有所影响,也会涉及到用工单位、发包方这样的“实际用人方”,尤其是第28条,绝对是振聋发聩的存在。在该政策的威慑下,劳务外包、个体户模式、差额纳税、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费、返费、以及6个点的税金……都需提前调整与纠正。

六、社保全面交由税务全责征收,狼来了,还是靴子落地了?

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规定将各项社会保险费交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以来,社保到底该怎么交这事就没消停过,要说笔者在2023年再听到社保由税务机关全责征收这个新闻已经有点狼来了的感觉,但还是有很多企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甚至于HR非常敏感,要求我们给予透彻的解读。事实上这一举措没什么可解读的,企业由向社保机关报数到向税务机关报数,就是为了更清晰比对薪酬数据,让社保缴纳更加合规,让违规成本更高、偷逃手段更加无所遁形。总之,如果抛开企业依法缴纳社保的现实压力和社保成本比例的相对合理性问题不说,不缴纳、少缴纳的边缘地带会更狭窄,企业对用工、对经营成本的思考将更为迫切。

七、政府不得购买劳务派遣服务,辅警和协管这些辅助性岗位怎么办?

继2020年3月1日《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明确6类事项不得作为政府购买服务内容后,2023年4月14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政府购买服务改革重点工作的通知》再度强调,从严审核政府购买履职所需辅助服务项目。购买主体不得借政府购买服务名义变相用工,不得将人员招、聘用,以劳务派遣方式用工,以及设置公益性岗位等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

时隔四年,两个文件都强调政府机关不得以招聘“政府购买服务人员”“购买岗位”等借政府购买服务的名义用工,就是希望通过政策纠正采购方和供应方的理解偏差和管理漏洞,进一步避免借政府购买服务名义变相用工,甚至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转嫁工作责任。

在该政策的影响下,政府对于一些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及其对应的工作任务将要么通过直雇的方式解决,要么通过外包完成。但前者不现实,很难实现,后者又因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对管理的缺失、制度流程的盲区,与供应商很难区分真派遣假外包的差异。当前很多地方尚未将该政策执行彻底,各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尚有余地寻找更为靠谱的供应商,而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或者第三方供应商则需要借此机会修炼内功,完善独立管理外包人员的能力和工具,避免一刀切来临之时的措手不及。

八、各地陆续清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清理”不必过分焦虑,但机关事业单位确实得关注双轨制用工了。

【白话】的事业单位专栏一直是粉丝们热度极高的一个阵营,只要发文必然引起广泛关注,笔者和【白话】顾问中心的小伙伴们深感自豪,也由衷地感谢粉丝们的信任和厚爱。

今年,哈尔滨、湖北省监利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呼伦贝尔市等地陆续出台针对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人清理规范工作方案,明确了哪些编外人员需要清理。我们对此问题的分析一文(点击此处跳转阅读: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如何清理?)更是创下了7万+的阅读量,由此可见,机关、事业单位冗余人员的清理存在大范围推行的可能性,而清理将面临的难度和风险也非常之大。因此,事业单位和为事业单位提供服务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都需要事先了解编外人员的范围,编外人员的用工实质、编外人员清理的路径选择,劳动合同制员工与劳务派遣和“外包”人员清退的差异,以及借调人员、实习人员、退休返聘人员、非全日制员工的等形式的用工特性,然后在各地给予的缓冲期内及时制定逐步清理的流程和安置措施,必要时可借力外部咨询机构的专业辅导,例如我们【白话】的事业单位咨询组。

大事件起止8个,2023年的每一天都值得被记住,有的人为公司打赢了一个案件,有的人帮助公司招聘到合适的人选,有的人为公司设计了更加适应企业现状的《员工手册》,当然也有的人在2023倍感唏嘘,但不管怎么样,2024马上到来,一切又会是一个新的样子,还会有【白话劳动法】的陪伴,切个题,祝【白话劳动法】的老朋友、新朋友,在新的一年里所想皆所愿,所愿皆所得,新年快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rhzw.com/News/1/5081.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