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敌军临阵挑衅,激起我军的怒火,取得军史上意义重大的胜利

hackchao民俗2024-04-08400
有些历史 永远不应该被遗忘 战争对于人民来说都是残酷的 现在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希望战争永远都不会再发生 ——题记 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4万人马来到四川中西部,竟被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所阻,遭到清军重兵围攻,最终全军覆没。 石达开兵败被俘之前,自沉五名妻妾、两个幼子,发出“大江横我前,临流易能渡”的悲叹,人们至今读到这段...

有些历史

永远不应该被遗忘

战争对于人民来说都是残酷的

现在中国人民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希望战争永远都不会再发生

——题记

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4万人马来到四川中西部,竟被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所阻,遭到清军重兵围攻,最终全军覆没。

石达开兵败被俘之前,自沉五名妻妾、两个幼子,发出“大江横我前,临流易能渡”的悲叹,人们至今读到这段史实仍为字扼腕。

历史常有惊人的相似之处——72年之后,红军也来到了这里。中央红军自渡过金沙江之后,走的竟是与石达开几乎相同的行军路线。蒋介石踌躇满志地扬言:“让共产党做石达开第二。”

1935年5月25日,在刘伯承、聂荣臻的指挥下,红一团的17名勇士一举从安顺场胜利过河,为红军在大渡河上打开了第一条通路。

然而,由于河宽流急难以架桥,仅有的几只小木船对于几万待渡的红军只是杯水车薪,而敌重兵已近,红军仍处在危急的险境之中。

红军的最高决策者把目光移到了从安顺场向北320里的泸定桥上,这是大渡河上西藏以东最后一个可以过河的地方。

中央军委命令红四团团长黄开湘(又名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率所部在三天内赶到那里夺桥。

这是一段艰难的旅途。所谓的路,或是绝壁上凿出的栈道,或是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山腰以上堆满积雪,途中还有敌人的拦阻。

黄开湘、杨成武率队第一天紧走慢走只走了80里,而第二天正准备加紧赶路时又传来急令,限次日夺取泸定桥。

从28日清晨起的一昼夜,红四团指战员创下了一个军事史上的奇迹——连续行军240里。这成为至今仍未被打破的我军步行军最高纪录。

其间,他们打垮据守隘口的敌军一个营,花去两小时架设被敌人炸毁的一条小河上的木桥。

傍晚至深夜的大雨使道路泥泞不堪,不断有人滑倒却也有人竟还能打瞌睡。为防止跌到河里,他们不得不把绑腿接起来拉着前进。

29日清晨6点多,红四团按照军委预定的时间赶到了桥头,等待他们的是被敌人撤去桥板而剩下的13根闪着寒光的铁索。桥下10余丈是奔腾咆哮的大渡河水,令人头晕目眩。

敌军在桥对面不可一世地发出挑衅:“共军弟兄们,有种就飞过来啊!只要你们能飞过来,我们就主动缴枪!”

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样的临阵挑衅激起了我军的冲天怒火,也成为激励勇士们斗志最有效的口号。

下午4时,黄开湘、杨成武手握短枪站立桥头下达了攻击命令。

霎时间,几十人组成的司号队吹响了撼天震地的冲锋号,全团所有武器一齐开火,枪弹如旋风般向敌阵刮去!

22名精心挑选出来的突击队员,手持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手榴弹,在担任突击队长廖大珠的率领下,攀着光秃秃的铁索向桥东冲去!

素以打仗“亡命”著称的川军士兵,被红军战士奋不顾身的精神吓呆了,枪弹不知打到了何处。

突然,桥头腾起一片烈焰,敌人企图用大火阻挡红军的前进。

政委杨成武深知,如果此时压不住敌人的气焰,夺桥行动就有可能功亏一篑!他不顾横飞的子弹,站起身振臂高呼:“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莫怕火,冲过去!”身边的人也一齐发吼起来。

大受鼓舞的突击队员们一跃而起,穿过火海,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马刀在敌群中闪亮。

随即红军占领了桥头,进而控制了整个泸定城。

是夜,一片沉寂。刘伯承、聂荣臻在黄开湘、杨成武陪同下来到桥上,摸着冰凉的铁索默默地审视着。

突然,刘伯承重重地在桥板上连跺三脚,发出迸自肺腑的感慨:“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三天之后,黄开湘、杨成武在这里迎接了中央红军的千军万马,称赞他们率领红四团取得了军史上一次意义重大的胜利。

此时的杨成武,还不满21岁;黄开湘则是34岁,半年后就因病长眠在洛河之畔。

美国著名作家布热津斯基曾以历史学家的口吻,对此役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泸定桥一战,在长征史上意义巨大。如果这次战斗失败,如果红军在炮火面前畏缩不前,或者,如果国民党炸断了桥,那么中国随后的历史可能就不同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rhzw.com/wenhua/minsu/4999.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