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地方政府如何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千龙网·中国首都网

hackchao房产2024-04-07330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地方政府如何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江华 卫岗 秦凤玉 2024全国两会解码中国动力源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努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 报告明确,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

原标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地方政府如何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地方政府如何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千龙网·中国首都网

江华

地方政府如何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千龙网·中国首都网

卫岗

地方政府如何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千龙网·中国首都网

秦凤玉

2024全国两会解码中国动力源

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努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必须增强信心和底气”。

报告明确,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

信心和底气的背后,需要每一个地方发挥自身特色、挖掘自身潜力,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开辟未来产业新赛道。

地方政府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发展自身经济?全国两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地方政府一把手。

全国人大代表江华

当好民营企业的最强后盾、最佳拍档

全国两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玉溪市市长江华。江华说,玉溪同样有“出圈”的巨大潜力,关键是如何把最独特的魅力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玉溪、走进玉溪、了解玉溪、感受玉溪。

将打造两大独特文化品牌

北青报:去年以来,淄博和哈尔滨先后成为“网红城市”,这对玉溪市的旅游发展是否有可借鉴之处?

江华:“有淄有味”和“滨至如归”看似是信息时代网络热点影响力扩散的偶然,实则是基于城市魅力挖掘和旅游品牌打造的必然。我认为,玉溪同样有“出圈”的巨大潜力,关键是如何把最独特的魅力展现出来。

北青报:如何发挥出玉溪市最独特的魅力?

江华:我们将着力打造“聂耳”和“帽天山”两大玉溪独特的文化品牌,围绕“世界级”“高端、品质、小众”“康养旅居”3大定位,实施“文旅深度融合、重大项目建设、产品业态创新、品牌宣传推广、经营主体壮大、服务质量创优”6大行动,全面提升玉溪旅游的辨识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形成“来云南非要来玉溪打卡不可”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声势。

民企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北青报:您如何看待民企的作用?

江华: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就没有玉溪经济的发展。总结起来,民营经济呈现出3个方面的突出作用,即推进经济发展的“强引擎”、激发市场活力的“动力源”和稳定就业的“压舱石”。

北青报:如何理解“压舱石”这一作用?

江华:民营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全市提供了超过80万的就业岗位;234户民营企业结对帮扶209个村,投入总金额达到1.27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6752人。民营企业家有斗志、有干劲、有本事,党委、政府必须给力。未来,我们将当好最强后盾、最佳拍档,厚植肥沃土壤,厚待发展合伙人,聚力共创玉溪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火红年代。

北青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今年有哪些亮点举措?

江华:抓营商环境就是拼速度,就是拼服务效率、拼办事速度。

2024年,玉溪市将着力开展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坚决打通行政审批堵点,把卡、拖、慢等问题解决好,用我们服务办事的快,助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重点抓好3项工作:对标一流打造差异化营商环境、实施政务服务提升行动、健全完善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

北青报:如何健全完善政企沟通常态化机制?

江华:建立完善多层次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骨干企业、“一把手走流程”等活动,规范运行好营商环境前哨站点运行质效,进一步畅通全方位立体化政企沟通渠道。

转型要坚持全链式集群发展

北青报:玉溪产业发展现阶段存在哪些问题?

江华:近年来,卷烟及配套、绿色钢铁作为全市最大的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较高、增速较慢。全市重点发展的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占比逐年提高,但绝对值较小,存在对经济增长拉动力不足等问题。

北青报: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江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聚能成势一直是玉溪市委、市政府做好经济工作的重点。下一步工作中,玉溪市将强化与云南省优势产业的耦合度,坚持全链式集群发展,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着力推动工业经济实现倍增,主要有3方面工作思路,分别是:抓实提速卷烟及配套、绿色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全力发展新能源电池、生物医药产业;支持和鼓励各县(市、区)和园区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市场规律,统筹推进绿色食品、有色稀贵金属等产业,打造具有区域带动力、国内影响力、市场号召力的产业发展高地。 文/本报记者 孟亚旭

全国人大代表卫岗

招商引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

全国两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德宏州州长卫岗。卫岗提到,对德宏来说,招商引资不是“选择题”,而是事关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必答题”。

招商引资是一道“必答题”

北青报:去年您先后率队赴湖南、江西、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开展招商考察。您为什么如此看中招商引资工作?

卫岗:一方面,德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经济体量相对较小,特别是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加快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依靠招商引资。另一方面,德宏是中缅经济走廊的门户枢纽,特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德宏投资兴业。

招商引资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是加快德宏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德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德宏来说,招商引资不是“选择题”,而是事关经济增长、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的“必答题”。

北青报:在招商引资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卫岗:德宏州、县党政“一把手”带头招商,多渠道招商方式合力推进,全力引进和打造纺织服装、通信电子、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中铁、中交、天合光能等一批央企、国企、头部民企纷纷落户德宏。2023年,引进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增长19.1%,产业投资增长15.8%。2023年,德宏州纺织服装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倍,带动就业1.12万人。

打通政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北青报:去年德宏州开展了“当面见企业”活动。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卫岗:开展“当面见企业”活动是德宏州委、州政府的一项创新举措。“当面见企业”活动坚持全力打通政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更好保护、引导和发挥好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持续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在“当面见企业”活动中,德宏州四班子主要领导、州委州政府领导班子和州直16家涉企部门主要负责人,每人每月至少实地走访企业一次,面对面了解企业诉求,研究对策思路,帮助纾困解难。针对企业反应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马上帮助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由工作专班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明确办理时限;涉及跨部门的统筹分类转办、督办。

北青报:去年“当面见企业”一共调研了多少家企业?

卫岗:2023年,通过座谈调研、实地走访、接访等形式,州级“当面见企业”活动共开展调研493次,调研企业890户,企业反映问题618个,已解决393个,正在推进解决190个。

北青报:德宏州吸引企业家的亮点是什么?

卫岗:德宏具有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和综合优势,包括地理区位和口岸交通优势、沿边开发开放平台政策叠加优势、财税优惠政策优势、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生产要素成本比较优势等。

持续推进兴边富民

北青报:维护边境安宁需做好哪些工作?

卫岗:作为边境地州,德宏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的战略部署和“三边三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扛牢扛实强边固防重大政治责任,全力规范边境秩序,持续推进兴边富民,全面构建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点线面结合、打防控一体和多层次、立体化的边境管理格局,有力维护了边境和谐安宁和社会大局稳定。文/本报记者 孟亚旭

全国人大代表秦凤玉

做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特长生”

全国两会期间,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亳州市市长秦凤玉。秦凤玉表示,未来,亳州将持续拼经济、促发展,多措并举,当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特长生”。

全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北青报:当前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有什么难点或者瓶颈?

秦凤玉:亳州是神医华佗故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去年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正全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客观来说,亳州市中医药产业发展依然存在产业层次不高、龙头企业较少、交易市场升级困难等问题,中医药产业转型发展面临一定的堵点。

北青报:实现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目标,有哪些务实举措?

秦凤玉:围绕实现中医药产业发展目标,亳州市制定《亳州市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三年实施规划(2023—2025年)》,出台《亳州市支持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发展若干政策》,计划从“育、引、销、研”四个方面发力。“育”就是育龙头,增强产业集聚力。“引”就是引品种,提升行业竞争力。“销”就是促贸易,拓展市场吸引力。“研”就是重研发,增强创新驱动力。

推动存量、增量“两手抓”

北青报:今年年初,古井贡、华佗、承庆堂三个品牌入选第三批中华老字号。亳州将如何利用这个发展机遇?

秦凤玉:中华老字号是优秀民族品牌和传统商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古井贡、华佗、承庆堂获评中华老字号,对亳州来说意义重大。亳州市将坚持守正创新、精益求精,推动存量、增量“两手抓”:一手抓存量,传承运用老字号。运用各种宣传平台,做好老字号宣传,扩大老字号品牌优势等。一手抓增量,大力培育老字号。实行老字号品牌梯队培育,加大对符合老字号申报条件企业摸排和指导,鼓励企业传承传统技艺、创新产品服务、改进经营模式。

北青报:亳州白酒及保健酒产业发展有什么新规划与进展?

秦凤玉:亳州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之一、全国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围绕白酒及保健酒支柱产业发展,亳州市明确提出构建“一核一区一圈多点”发展格局,计划到2025年,规上白酒企业营业收入超350亿元,酿酒总产量达到22万千升,培育年营业收入超300亿元企业一家。

当前,亳州白酒及保健酒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一是产业基础更实;二是名片招牌更亮;三是创新动能更足。亳州市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多措并举促进白酒及保健酒产业消费。一是讲好亳酒故事;二是丰富产品内涵;三是创新营销模式。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

北青报:亳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难点在哪儿?

秦凤玉:亳州市对标更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目标,还面临着科技创新资源不多,承接中高端生产要素转移较少,交通、城建、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待提升等难点。

我们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全面学习先发地区经验,充分发挥四省交汇、左右逢源等优势,全面实施“六一战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做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特长生”。具体做法包括拓展交流合作广度;挖掘产业融合深度;提升创新驱动强度和增强惠民利民温度。

北青报:如何拓展交流合作广度、挖掘产业融合深度?

秦凤玉:加强奉亳结对合作,建成上海市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一期项目,推动人社、文旅等领域更多合作事项取得实效。开展多层次人才交流,定期选派干部到沪苏浙地区党政机关、园区、企业等挂职锻炼。围绕“4+6”产业集群,在沪苏浙地区开展驻点招商,完善交通、金融、土地等要素支撑,吸引长三角先发地区重大项目落户亳州。探索“区中园”“园中园”等模式,与更多沪苏浙地区开发区开展合作共建,实现利益共享、合作双赢。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销往沪苏浙地区。

本版供图/受访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rhzw.com/xingye/fangchan/4906.html

发布评论

您暂未设置收款码

请在主题配置——文章设置里上传

扫描二维码手机访问

文章目录